广东这群大学生的“暑假作业”厉害了!
更新时间:2024-01-14 14:30 发布者:admin

  无人驾驶收获机从机库开出,缓缓驶入无人农场,无人驾驶运粮车紧随其后。进入田块后,无人驾驶收获机沿着预设路线开始收割水稻,很快就将粮仓装满了。运粮车“闻讯”前来,从卸粮筒中接过新收的稻谷……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火星农垦实践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教授的带领下,深入增城、河源水稻种植地区,把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项目“无人农场”带至田间地头。

  实践团成员通过采用三机同步无人驾驶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完成50亩水稻作业。对于工作精度,实践团成员也力求最佳,他们采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和融合定位算法,保证拖拉机定位精度小于2cm;采用田间作业轨迹跟踪复合控制技术,保证作业路径跟踪控制精度小于2.5cm。

  50亩水稻播种工作,无一漏播、无一多播,村民们一看一听,都拍手叫好,纷纷表示:“动动手指就能种地,科技的力量太伟大了!”

  无人农场解放了村民的双手,让他们可以同步做其他工作。真正实现了农场增产,个人增收。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竹梦实践团队带来了新型“武器”——“竹子自适应去皮机”,罗定市泗纶镇恒兆蒸笼有限公司去青流水线的工人看到之后,都对这台新型机器爱不释手。

  ▲实践团队研发的“竹子自适应去皮机”获得了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为探寻做工精细的竹制制品背后的故事,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竹梦实践团队深入罗定市泗纶镇恒兆蒸笼有限公司进行调研。精美绝伦的竹制成品、精湛熟练的制作工艺让队员们目不暇接,亲眼看着直径9厘米的粗壮竹子变成从2毫米到2厘米不等的蒸笼编制原材料,这“变魔术”般的全手工过程让队员们叹为观止。

  “我们同工作人员一起学习如何使用传统的竹刀进行竹子去青,虽然刚上手时觉得并不难,但如果想要削出一条厚薄均匀兼具美观和实用性的竹节,真的十分考验力度的掌握,一旦稍微不注意,就会划伤手部”,团队成员讲到。而这也正是团队成员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研发产品,直接助力乡镇产业发展的启发之处。

  竹梦实践团队通过多次的尝试和改进,研制出的竹子自适应去皮机在对不同品种和不同规格的竹料进行去青加工时,都可以实现自动调节切削深度、角度和速度。

  这项技术的落地应用,既能解决人工去青易伤手、乡镇劳动力不足、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又能提高去青生产效率,实现农民在家创收。还能带动编织竹制品的发展,避免非遗技术流失,继承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对于农村撂荒地的复耕复种而言,解决技术问题始终是关键因素之一。近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热带农林学院“农”墨“种”彩三下乡社会实践队13名学生队员,前往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洲仔镇开展科技下乡、助农复耕活动。这些敢吃苦、善奋斗的00后帮助农民增收增产,受到当地广泛好评。

  “农”墨“种”彩实践队的队员都是来自作物生产、园艺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食品生物技术等农科专业的学生。这次下乡,他们利用专业知识,对洲仔镇务水村、良村等村委的集体经济复耕复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一方面,他们对撂荒复耕的地块进行土壤采样检测,为土壤改良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多种作物进行病虫害防治。

  要改变单凭经验进行耕种的传统生产方式,检测并改良土壤是科学耕种的第一步。师生采用科学的五点采样法对共39亩的西瓜地和梯田地进行土壤样本的采集。采集的土壤经过晾晒、干燥、和初步研磨后,被带到镇上实验室。

  师生共检测了九份土壤样本的酸碱值和电导率等数据。这批测量数据为接下来的土壤改良和科学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与此同时,为了助力复耕撂荒地的生产,师生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为复耕的西瓜地和苦瓜地进行病虫害防治。

  记者留意到,同学们在地里忙碌时,时不时有经过的村民停下来询问他们的工作。有村民对前来协助实践队工作的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驻务水村万磊竖起了大拇指:“这些大学生既懂技术,又能吃苦,我们非常欢迎他们下乡来帮助开展复耕工作。”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果宝特攻实践团队将他们的项目“果宝商业计划书——全新全艺,助力乡村振兴”落地广州白云区钟落潭镇农场,将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应用在水果销售上。

  从调研、考察种植区再到将区域农民的产品在自主开发的官网、网店、小程序上架,果宝特攻团队发挥电商专业优势,创新运营模式,采用传统B2C模式同新型S2S模式相结合,以员工服务、通道商服务及消费者消费的形式共同构成销售消费通道,提高当地农产品销量,直接提高果农收入。

  ▲“果宝商业计划书——全新全艺助力乡村振兴”获得了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